轻妈妈 > 心理行为语言

善待和尊重孩子的羞耻心

  幼儿到了3岁以后,便开始意识到自己,就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这时孩子开始出现因自己的愚笨或做了大人不满意的事情而感到羞愧。心理学研究表明,羞耻心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言行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

  父母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羞耻心理因素的产生与发展。一般来看,孩子在如下情况时羞耻心有明显的外向反应:1.自己做了错事或说了错话的时候;2.受到老师或家长批评的时候;3.申请加入某种组织或要求参加一项活动而未被准许的时候;4.公布“好孩子”名单而没有自己的时候。这时父母要善于配合幼儿园,细心体察孩子羞耻心理的微妙变化,审慎地去触及孩子最敏感的心灵,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善于运用他们的羞耻心,去激发他们歉然、反悔的情绪;抓住这一思想转化的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切不可挖苦、斥责、羞辱甚至体罚,这样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日久会磨掉他们的羞耻心。孩子一旦失去羞耻心,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习以为常,反而会造成不求上进

标 签:
(责任编辑:admin)
  • 备 孕
  • 怀 孕
  • 分 娩
  • 新生儿
  • 婴 儿
  • 幼 儿
  • 学龄前
轻妈妈特卖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媒体合作 投稿指南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轻妈妈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2017 www.qingma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4075号

联系邮箱:da.wei#foxmail.com
联系QQ:88_50_99_79